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量:576
马拉松的传奇是从士兵菲迪皮茨冲到终点那一刻开始的。
公元前490年,波斯人与雅典人在距离雅典不远的一个名叫马拉松的海边地区展开了一场战役,史称“希波战争”。最终,这场战役以雅典人的获胜而告终。为了让雅典人民尽快得知胜利的喜讯,雅典统帅米勒狄派出一位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赶回雅典报信。菲迪皮茨一口气狂奔42公里,最终使命达成,然而他的生命也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
马拉松在当代虽是体育竞赛项目,但是追溯到2000多年前,“传递”是其功能最原始的存在。
传递者,亦在传承信念
2001年,当整个中国都在欢庆北京取得奥运举办权的时候,陈冠明一个人推着三轮车,默默离开了家乡徐州。
他说:“奥运会能在中国举行,是令所有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别的我没有能力,就想着用骑三轮车的方式来宣传一下奥运吧。”
于是,陈冠明骑上三轮车,在几年里走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实现他的“宣传奥运”之旅。
北京奥运会之后,阿明决定继续骑着三轮车参加伦敦奥运会。他几乎不会说英语,当被问到如何与外国人交流时,阿明说了两个字:“用心。”
2015年,当阿明骑着他的三轮车从西到东穿越了整个美国,当地华人称呼他为“中国阿甘”。
就这样,从40多岁走到了60岁,阿明的三轮车走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总行程达到17万公里。
他用最好的人生年华骑行世界,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传递奥运精神,向世人展示传递者的坚持。也在用行动诠释“能力不济”者亦有大能量。
“善”跑者,亦在善存爱心
当陈冠明在2018年因为一场意外离世,世间再无传递者“阿明”。但是,马拉松的传递之路,当世亦有接力。
近些年,国内主流大马之中的北马、上马、深马都通过不同形式招募公益跑的爱心跑者,这些“善”跑者中,有不少社会精英阶层却也不乏普通百姓,精英阶层在诠释“用我的一小步去成就别人的一大步”,而普通百姓甚至不太富裕者则在诠释“能力不济”者亦有大能量。
所以,马拉松的意义是什么,在“善跑”者心中早有答案。
再长的距离、再快的速度,始终会有极限,而成全需要帮扶者梦想的公益奔跑却永远在路上。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心中有梦,也爱追梦。他们想成为姚明、成为刘国粱,成为每一个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他们热爱运动,热爱体育,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偶会在短视频中看见这些孩子扮演大山里的科比布莱恩特、深山中的奥尼尔,他们在黄泥土地上打篮球,当一个球投入篮筐,满是裂缝的木质篮球架就嘎吱作响,他们用课桌搭成简易乒乓球桌,乒乓球在课桌上每一次弹跳都显得那样的“不听话”。
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快乐,依然在追梦。
有这样一场马拉松,将让善跑者有机会助力这些孩子们的圆梦计划。
2023天目湖马拉松将于11月26日在江苏溧阳开跑,当“逐梦天马、尽享品质”的赛事主题口号提出的时候,亦可感受,这是一场与梦想相关的马拉松。
目前,江苏省发展体育基金会联合天目湖马拉松赛事组委会特设100个公益名额(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为帮助我省农村和困难青少年群体改善体育活动条件,助力这些孩子们的体育梦!